EUDR指南更新要点
2025 年 8 月,欧盟委员会针对《欧盟零毁林法案》(EUDR)发布最新实施指南。此前企业在角色划分、风险评估、低风险国家合规等领域的困惑,终于有了明确答案。本文梳理 8 大核心澄清,帮助企业快速抓准合规重点,避免踩坑。
01
角色与责任:进口商 / 本土运营商 “权责边界” 终明确,责任归属取决于所有权变更的时间与地点。
投放市场(Placing on the market)→ 产品首次在欧盟境内供应;
市场供应(Making Available)→ 投放市场后进行的任何后续供应行为;
出口(Export)→ 具有 “欧盟货物” 身份、按 “出口” 海关程序申报的产品→ 属于法案适用范围;
再出口(Re-export)→ 从未获得 “欧盟货物” 身份的产品(如在途货物、海关监管仓库货物)→ 不属于法案适用范围。
02
风险评估:指南着重强调,风险评估绝非仅围绕 “合法性 + 零毁林” 展开。必须对国家层面风险及供应链风险进行评估,同时提供了具体的证据示例与指导性问题。
03
低风险国家≠无风险:即便产品源自低风险国家,针对 “混装”,“规避合规” 及 “单一国家采购” 的核查仍属强制性要求。
04
下游运营商:“核实(ascertaining)义务” 现通过示例与指引得到明确。指南详细说明,当下游运营商需 “核实” 供应商是否已履行应尽义务时,具体应评估供应商的哪些方面。
05
合法性要求 “类别化明确”:首次梳理并明确了 “合规合法性证明文件的核心类别”,企业无需再盲目搜寻文件,方向更清晰。
06
包装与废弃物:HS 编码成 “准入关键”,这些不算 “废弃物”;针对企业最困惑的 “包装是否算监管范围”“副产品算不算废物”,指南给出清晰界定:
1.包装:若拥有独立 HS 编码(即作为 “单独产品” 销售,如木质礼品盒),需纳入 EUDR 监管;仅用于运输保护的 “辅助包装”(如快递纸箱、运输托盘),无需合规;
2.副产品:果壳、锯末等,均属于 “产品” 范畴,而非 “废弃物”,需按 EUDR 要求追溯来源。
07
认证体系 “有了对标标准”:指南首次提出了一套统一的标准,用于衡量各类认证体系是否符合 EUDR 要求。这对于企业理解如何借助认证实现合规至关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认证与第三方标准可为尽职调查提供支持,但不能替代运营者的主体责任。
08
新增 “实操场景案例”:指南罕见纳入10+个 “真实供应链场景”,帮助企业理解不同情况下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