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一文带你了解国内外主流ESG评级体系!

2024-03-06
624

上市公司“第二财报”



随着ESG理念不断深入人心,ESG已经愈来愈成为经济活动、投资行为、企业实践不可忽视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特别是自从我国于2020年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围绕着“双碳”目标、如何可持续发展等话题也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重点,ESG理念完全符合这个战略目标的精神

我们从ESG的百度指数中可以看出,从2021年起,ESG的手机端和电脑端的搜索热度持续升高,这印证了ESG正在逐渐深入人心。

图片

ESG报告是一家公司对ESG信息的披露,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公司社会责任理念、目标战略和相关措施,以及经营活动对环境、社会等领域的影响


资本市场越来越喜欢ESG表现好的企业,所以企业定期披露ESG报告,可以对外反映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在财务指标之外充分全面地展示企业的价值。在相关方面做的好的公司,甚至可以吸引更多资本关注,提升融资能力。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将ESG因素整体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成为了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绕不开的话题。关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和治理绩效的ESG指标,成为了国内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企业高管认识到ESG重要





图片

在2023首席高管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德勤对24个国家2000多名首席高管的调研,尽管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可以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但由于各企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行动方面进展比较缓慢,行动和成效之间仍存在差距。


75%的首席高管称其企业在去年增加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其中20%称其企业大幅增加了投资

图片

国内方面,共有125名中国高管受访。他们认为尽管存在其他紧迫问题,气候问题仍是重中之重。


其中,55%的中国高管将气候变化作为企业将应对的首要问题之一,明显高于42%的全球平均水平。中国企业去年的投资情况也体现了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有的中国企业增加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高于75%的全球平均水平。


图片





国际知名的ESG评价体系



近十年国外ESG评级机构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资源整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ESG评级数据产品、评估标准及配套的解决方案的龙头评级公司。他们掌握着ESG评级的话语权,比如MSCI、标普都是ESG评价标准的领导者

德勤曾经发表文章介绍过几个国际主流ESG评级体系,我们从中挑选了三个评价体系来介绍。

01

标普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




图片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每年都会基于企业ESG综合表现,评选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卓越表现的大型企业。

DJSI的ESG评级指标体系主要由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层面组成,对企业的600余个环境、社会和经济指标进行评分,它设有通用指标与符合行业特点的行业指标,并根据行业特性对各项分数按照权重进行调整得出最终得分。

DJSI对企业进行评估的数据主要来源有公开信息、公司文件、调查问卷、直接与公司联系四种渠道


在完成企业信息收集后,将对企业进行评估,各行业可持续发展表现得分最高的10%将最终入选DJSI指数系列成分股。


图片

02

Sustainalytics ESG




图片

Sustainalytics的评估体系从ESG风险角度出发,根据企业ESG表现进行风险评估。按照企业ESG风险得分划分风险等级。


       
图片

         

其中
0-10分为可忽略的风险水平

10-20分为低风险水平

20-30分为中等风险水平

30-40分为高风险水平

40分以上为严峻风险水平

Sustainalytics的记分指标主要由三个计分模块组成:企业管理模块、实质性ESG议题模块及企业独特议题模块。三个模块中,实质性的ESG议题模块为核心和评分关键模块,涵盖了企业在环境、社会、管治三个层面中的各类综合指标。

03

MSCI ESG指数(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ESG指数)




图片

MSCI ESG指数的评级对象为所有被纳入MSCI指数的上市公司,截至2020年6月,已覆盖8,500家公司及超过68万个股权和全球固定收益证券。

MSCI ESG评级内容包括环境(E)、社会(S)和公司治理(G)三个维度,由10个主题,37个关键议题、上百项指标构成。

在完成基本指标打分后,MSCI按照全球行业划分准则(GICS)将被评分者分为11大类24个行业组别69个行业及158个子行业,并按照不同行业中各议题的风险将各项核心议题分配5%-30%的权重

最终,相较于公司与同行业在标准和表现,企业的评分等级从高到底分为AAA、AA、A、BBB、BB、B、CCC七个等级

MSCI评分的数据获取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
  • 一是学术、政府、NGO组织的宏观数据;
  • 二是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比如ESG报告等;
  • 最后,个别企业数据来源于政府数据库、媒体、NGO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资源。

国内ESG评价体系



随着ESG投资理念的传播和落地,国内ESG评价体系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出现了多个不同类型的评级机构,比如商道融绿、润灵全球为代表的本土评级机构,Wind万得为代表的数据提供商,以中证、华证为代表的指数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学术组织和金融机构的评价体系等等。
01

Wind ESG评级
图片



Wind ESG评级覆盖了全部A股、港股上市公司与重要发债主体,共计8000多家。ESG评估范围涵盖3大维度、25个议题、2,000多个数据点



Wind的ESG评价体系包括管理实践评估和争议事件评估两部分,能综合反映企业的ESG管理实践水平以及重大突发风险。

它的评级指标体系参考了国际主流ESG体系架构,又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情况、监管政策和公司ESG实践,形成了本土化特色指标体系,能够更加科学适用于中国公司


Wind ESG评级会对ESG相关新闻舆情、监管处罚、法律诉讼进行及时捕捉,帮助投资者第一时间获悉公司的ESG风险

02

商道融绿ESG评级
商道融绿的ESG评级覆盖全部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港股通中的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主要的债券发行主体,具体数据涵盖企业、行业和宏观层面的ESG数据

商道融绿的ESG评级框架包括14个核心议题,ESG分析团队通过对近700个数据点进行数据采集后,对近200个ESG指标进行打分

商道融绿的共设立了51个行业模型,模型内包括该行业的ESG指标和指标权重。通过行业模型,最终得到每家公司的ESG得分(0~100)及ESG评级(A+至D,共10等级)

在ESG指标选取方面,商道融绿充分考虑了投资者关注事项和行业特点,选取有代表性、可搜集、重要的ESG指标,符合国际惯例和中国实际的实质性ESG指标。

这些ESG评估指标又分为两大类,分别为通用指标和行业指标。对于所有行业都需要评估的指标是通用指标,对部分行业进行评估的指标是行业指标。最终形成每个行业下公司特有的ESG指标体系,如下图示例。

图片

商道融绿STαR ESG数据平台是展示商道融绿ESG评级的平台,覆盖A股、港股、中概股以及债券发行主体的ESG评级结果和ESG评级数据。

数据平台能够展示长达7年历史评级数据10年历史数据点,收录超过1,000,000条ESG指标评估记录,全面评估目标企业ESG表现。

图片

03

国证ESG评价体系
国证ESG指标数据采集覆盖全部A股公司,对满足数据完备性要求的主体开展绩效评价,每个季度更新评价结果。

国证ESG评价体系的构建,吸纳了可持续发展框架内的全球共识议题,对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并引入了反映中国特色的ESG价值观,包括聚焦“双碳”、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

在ESG评价方法上,综合考虑ESG评价逻辑、数据可得性和有效性,从环境(Environment)、社会责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维度出发,包含15个主题、32个领域、200余个指标。

图片

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ESG评价体系



中央企业ESG联盟名誉理事长彭华岗曾在“中央企业ESG沙龙”上提出要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同时符合中国国情的ESG评价体系

随着ESG理念的深入、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需要立足我国的国情,大力践行ESG理念,完善ESG生态体系

比如在治理方面,我国上市企业个人投资者较多,股权集中度较高,与欧美国家股权较分散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


再比如,我们国家的央企、国企占据了较重要的地位,党的领导充分融入了公司治理。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中国特色的ESG实际。

恰恰是因为上面提到的或者没有提到的差异,很多评级机构对中国企业的评价难以结合中国国情,很难做到足够的客观和实际,投资机构也难以依据评估结果对ESG风险和价值做出准确判断。

一套统一的本土化的ESG评价体系是十分有必要。我们在前面提到了国内现有的一些知名ESG评价体系,但似乎都缺少了一点“权威性”和“统一性”。

图片


图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等权威机构部门,推出贯穿全年的“中国 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暨盛典活动(以下简称“中国ESG发布”),着力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打造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的ESG标准。


多部门联合发力,展现中国企业的优秀ESG实践案例,积极为中国ESG披露、评价体系发展做出尝试。

我们已经有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模板》为我国央企开展规范化的ESG信息披露带来指导性意见。

这一套披露体系有望成为国内统一认可的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的披露体系。那么在这套披露体系的基础上,相信本土化的ESG评价体系也会加紧制定和完善,并推广到所有上市公司中。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