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评级评价是推动ESG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当前ESG热潮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关键性作用。
自1983年第一家ESG评级机构Vigeo Eiris成立至今,全球的ESG评级机构已超600家,全球主流指数公司推出的可持续发展系列指数,包括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MSCI ESG评级、富时社会责任指数、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国证指数、全球房地产可持续指标体系(GRESB)、碳信息披露项目(CDP),深圳交易所的ESG策略指数等等。
这些指数为资产管理者、投资者提供资产分析,帮助其用ESG识别风险,筛选出长期财务成长性上市企业等等。
不过,不同评级指数在评估内容上有所差异,比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主要是从可持续性角度进行考量;MSCI ESG评级和富时社会责任指数则是标准的ESG评价体系;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的主要特点是基于ISO 26000的ESG评级;国内深圳交易所推出的国证指数,也是基于ESG的评级。
不同评级指数在评估内容上的差异也会带来评价结果上的差别。在评估方式上,不同机构也有差异。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是通过问卷调查加上外部信息,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也是采用问卷的方式,MSCI、富时等其他三种指数则是基于公开信息和相关数据库信息等。此外,在是否考虑负面信息,对舆情争议事件如何评分等方面,不同机构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以下三大主流评级体系,对中国ESG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1.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
在全球主流评级体系中,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CSA) 拥有相对较大的影响力。
CSA评估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年度评估,涵盖全球1万多家企业。自1999年以来,CSA评估与道琼斯指数合作,创建了全球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基准。2019年,道琼斯在收购了Robeco SAM公司的ESG评级部门后,开始形成自己的评估体系。自此以后,CSA评估成为进入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和标普全球ESG指数的依据。
CSA评估问卷涵盖61个行业,每一个行业都包括治理(经济)、环境、社会三大维度,问卷超过100页,有1000多个数据点,CSA评估也成为目前最有影响力的ESG投资参考指标。
企业参与CSA评估需要主动填报信息,标普公司通过填报信息和公开信息两种方式获取评估信息,评估结果发布在彭博平台,评估维度包括经济(治理)、社会、环境等相关内容。
按照评估工作流程,一般在每年的一季度会邀请企业参评,二季度需要企业填写公开问卷,三季度关闭问卷后进入内部评估阶段,评估结果出来后会与企业进行沟通,最后在四季度公布最后得分。
2.MSCI ESG评级
MSCI ESG评级是对中国ESG发展影响最直接,也是影响最大的评级。
2018年底,MSCI针对A股市场开启评估,成为直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对ESG关注的重要外部因素。该评级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资本市场有超过10万亿美元跟踪MSCI指数,有1.5万亿美元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全球100大资产管理机构中97%是MSCI的用户。
据市场分析,过去五年间,中国ESG投资年化收益率达到18%。
MSCI ESG评级尤其注重风险和机遇,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风险机遇敞口管理。
企业对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情况、管理程度是评价评级的核心。风险敞口大,对企业管理要求越高;企业风险管理得好,得分就会相对较高。机遇如果分析到位、敞口比较清晰,对管理要求也会提高;企业机遇管理得好,同样会得到较高分数。
除此之外,评级也会参考相应的地区和行业风险机遇要素,以及市场上的争议事件对分数进行修正。
3.恒生可持续发展指数
恒生可持续发展指数是首个涵盖香港及中国内地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系列,由覆盖港股市场、A股市场及跨市场的股票指数组成,共包含11个指数。
恒生指数建立了HKQAA评估模型,包括企业管制、人权、劳动实务、环境、公平运营实务、消费者议题、社区参与和发展等七大核心指标,是ISO 26000和ESG之间的一个桥梁与媒介。
企业ESG信息披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