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CDP项目碳阻迹为7家供应链企业斩获1个A、6个B的优异成绩

2019-07-20
229


公司新闻

2018年CDP项目碳阻迹为7家客户斩获1个A、6个B的优异成绩

微信图片_20190720094558.jpg

图:2018CDP碳阻迹客户荣华评分等级结果

2018年5月-8月,2018年碳披露项目(CDP)启动,碳阻迹持续为像洽兴、荣华等供应链企业提供碳排放管理相关服务,包括年度碳排放盘查及ISO14064核查辅助、节能减排目标制定、企业气候变化风险与机遇分析、供应链问卷填报。

今年的CDP成绩较往年11月份出炉的更晚,于2019年1月22日正式公布。2018年度CDP全球共收到气候变化问卷6937份,其中只有127家获得A级评级,其中包括像苹果、中国移动、倍耐力等注重气候变化的企业。

碳阻迹2018年度服务的7个客户中斩获了1个A-级评级以及6个B级评级的卓越成绩(2017年只有两家获得B-级以上评级,其余为C级评级),证明了中国企业在气候变化方面关注度在不断地上升,并不断地学习进步与赋予实践。

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每年通过邀请各大企业填写CDP设计的问卷,公开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披露应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策略。碳阻迹已连续多年为CDP供应链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支持,并帮助客户取得优异成绩。2016年及2017年的全国十佳供应商均超过半数为碳阻迹客户。

在2019年,碳阻迹将竭诚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并将陆续对CDP2019新评分制度以及问卷更新问题进行详细的解读,并承诺带来更加专业、专注、高效的服务,欢迎关注与咨询。

国内新闻

深圳碳配额仅占全国的2.5% 但实现了15%的交易量和26%交易额

记者昨日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论坛(中国·深圳)上获悉,深圳从城市规划的第一步起,就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可持续发展,是深圳对居民的一句郑重承诺,和未来的一个美好约定。

多项“第一”,推动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科创委党组书记邱宣表示,深圳从顶层设计就牢牢把稳了可持续发展的“舵”,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深圳是全国首个PM2.5源解析城市,首个VOC涂料技术规范城市,首个远洋船舶泊岸期间使用岸电城市,首个实现100%新能源公交车的城市;深圳率先编制并发布了国内首张《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垃圾分流减量达1985吨/日;深圳近一半土地划入生态环境保护和控制范围,在全国率先颁布《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建成全国首个碳交易市场,发布《深圳市创建无障碍城市行动方案》,将无障碍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出台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俞露表示,深圳从城市规划的第一步,就为可持续发展定下了基调。深圳坚持组团结构,奠定大疏大密的发展格局;坚持生态底线,严格保护自然环境;提升土地效率,挖掘存量空间潜力;引导绿色生活,提供便捷低碳的出行选择;增强城市人性,打造安全绿色的支撑体系;促进公众参与,倾听每一个群体的声音。“到2020年,争取促进50%的人口和70%的就业岗位聚集在轨道交通沿线,那样人们就可以便捷公共交通出行,从而减少碳排放。”俞露如是说。

科技助力,追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是缓慢发展,要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兼顾可持续性,科技创新是“撒手锏”。深圳市科创委党组书记邱宣表示,截至目前,深圳已成立5家诺奖实验室,13家新型基础研究机构,7家海外创新中心。累计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1家,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1877家。为推动深圳可持续发展,设立可持续发展科技专项,加快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重点聚焦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健康深圳建设、社会治理等民生科技领域,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葛兴安说,去年9月,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联合深圳碳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首款以市场化机制为内核的机动车停驶奖励产品“车碳宝”。车辆用户通过安装“车碳宝”APP记录停驶信息,自愿停驶的车主将获得减排资产。车主可把减排资产放在交易所的自愿减排量交易平台出售,由社会商业机构购买。葛兴安介绍,“车碳宝”上线两个月后,已有2万多名用户,停驶公里数超过58万公里,碳减排量为157.65吨。葛兴安表示,目前深圳在碳市场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虽然深圳的碳配额只占全国的2.5%,但深圳实现了15%碳配额交易量和26%的交易额。

志愿者之城,助推可持续发展

深圳是一座“志愿者之城”,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动力。团市委副书记方琳表示:目前全市拥有注册志愿者165万人,在全市登记备案的志愿服务组织有1.1万家,在社会组织管理局注册为法人志愿服务组织的有2013家。

在志愿者的支持下,全市所有河道实现志愿者河长全覆盖,共有702名志愿者河长,建立起志愿者河长、“河小二”、“护水骑兵”、红领巾小河长、高校治水联盟等“五个一”志愿服务队伍。在大沙河、茅洲河、坪山河等流域建立了6个护河治水志愿服务U站,设立92个志愿服务监测点,作为“闭环链条服务模式”的实践点。创办首届中国志愿者河长论坛,在深圳成立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并设立相应的院士工作站,形成生态环保领域“地方政府+专家智库+社会力量”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

深圳团市委在交通疏导、垃圾分类、社区禁毒等19个领域组建1022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在医院、法院、税务、社保、口岸等与老百姓直接面对面的领域设立35家特色U站,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广东省揭阳市打造新型垃圾处理项目:剔除塑料等有害物造“绿色燃料”


临近岁末,位于广东省揭阳市的绿源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利用厂项目里,仍有建筑工人在忙碌着。

项目总经理常光介绍,虽然从外边看起来和其他垃圾处理项目并无不同,但这个垃圾处理厂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区别于以往所采用的填埋和直接焚烧两种处理方式,这个项目采用了第三代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即通过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其中的可再生物质、剔除重金属和塑料等有害物质、去除沙石和水分等步骤,将剩余的可燃物粉碎定型,生活垃圾就“摇身一变”,成了“绿色燃料”。

“通过这种技术生产出的‘绿色燃料’有着与褐煤相当的热值,可以直接供给电厂或水泥厂用作替代燃料,同时也更环保,与直接燃烧煤炭相比,它能够减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常光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该技术,生活垃圾的再生利用率可以达到98%,可以说是‘变废为宝’。”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处理逐渐成为不少城市的难题。2005年,揭阳市日均生活垃圾总量仅为600吨左右,到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攀升至1500吨。

据了解,揭阳市绿源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利用厂项目共分为两期,一期工程投产后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二期投产后每天可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基本可以满足整个揭阳市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需求。

微信图片_20190720094604.jpg

图:揭阳市绿源垃圾综合处理及资源利用厂项目当前处于设备调试阶段。 中新网

作为揭阳市重大环保项目和重要民生工程,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

据揭阳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副调研员谢真华介绍,揭阳市建立了项目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为项目建设运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项目遇到困难,企业负责人可以直接去敲市长的门,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谢真华说。

为更好地做好城市垃圾处理工作,揭阳市绿源垃圾处理与资源利用厂项目采用PPP模式推进。在企业管理效率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政府成立了PPP项目领导工作小组,深度参与到项目当中,一方面协助解决建设经营中的难题,一方面联合咨询机构制定监管办法和绩效考核标准,以此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持续发挥其环保效益。

据常光介绍,项目已于2018年12月30日举行了点火仪式,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到2019年1月,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总量的70%,预计将于6月份正式投产运营。

国际新闻

英气象局预测: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水平接近历史最高

1月27日英国气象局称,据预测,2019年大气中导致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CO2)水平将增加到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据英国《卫报》网站1月25日报道,化石燃料的持续燃烧和森林的毁坏推动了二氧化碳水平升高,而且由于预计厄尔尼诺现象会重新出现,这种情况在2019年将尤为严重。这种自然的气候变化导致热带地区出现温暖和干燥的气候,意味着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植物生长受到限制。

报道称,300-500万年前,全球气温比现在高2-3摄氏度,海平面高10-20米,自那之后温室气体水平从未达到如今这么高。联合国说,气候行动的数量必须增加5倍,才能将气温升幅控制在科学家们所建议的较工业革命前高1.5摄氏度的水平。但过去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4年,全球排放量在短暂停顿后再次上升。

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的理查德·贝茨教授说:“从每月的数据来看,你似乎可以看到地球在‘呼吸’,随着北半球植物生长和衰败的季节周期循环,二氧化碳水平降降升升。这种变化的曲线图很美,也是强烈警示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每年的二氧化碳水平都高于上一年,这种情况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人类停止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尼克·奥斯特尔教授说:“这一消息令人担心,引人注目。这代表着一种呼声:要求创新,迅速并大刀阔斧地采取措施来应对不断增加的排放。”他说,需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森林砍伐和牲畜的排放物,“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确实存在对个体或全球产生影响的机会”。

英国气象局在预测全球二氧化碳水平方面有着良好的纪录,并预测2019年二氧化碳水平将平均升高2.75ppm(ppm为百万分之一)。这将使其成为自良好纪录开始以来62年最大年度增幅之一。

报道称,该数据只有在1998年和2016年发生了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可能会更高。2016年的增幅为3.39ppm。自1956年在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上进行首次测量后的10年里,二氧化碳水平每年的增幅都低于0.9ppm。

报道称,当热带太平洋地区进入温暖期,就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导致许多地区的天气更加温暖、更加干燥。树木和植物是天然的碳储存库,因为它们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二氧化碳,但这种情况会在厄尔尼诺年减少。

贝茨说:“今年我们预计这些碳储存库会相当弱,因此人类创纪录的高排放量将比去年影响更大。”

报道称,英国气象局预测,2019年二氧化碳平均水平为411ppm。月平均水平预计5月份将达到415ppm的峰值,在之后的生长季节暂时下降,到9月份降至408ppm,届时二氧化碳水平将再次开始升高。在工业革命引发大规模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水平为280ppm。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戴夫·赖伊教授说:“不雨则已,一雨倾盆。我们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在增加,现在世界天然碳储存库也将迎来糟糕的一年。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这些碳储存库已经吞下了我们约一半的排放量。我们只能希望它们在2019年的衰弱只是暂时的,因为没有它们的帮助,未来气候更安全的希望将化为灰烬。”

报道称,兰开斯特大学的乔斯·巴洛教授说,森林遭到的破坏越来越多,令人严重担忧。他说:“今年尤其糟糕。2018年,巴西亚马孙州的森林砍伐面积增加到约800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30秒砍掉1个足球场的森林。还有一些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其他亚马孙国家,比如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秘鲁,森林砍伐的速度也在加快。”

2038年:德国彻底弃煤

   

俗称的煤炭退出委员会会议一直持续到今天(1月26日)早晨。德国最后一座燃煤发电产厂的最终退出期限已然确定。现在,轮到联邦政府该有所行动了。

微信图片_20190720094612.jpg

图:位于劳西茨(Lausitz)的一德国褐煤电站

由政府设置的煤炭委员会建议,德国最晚至2038年年底结束煤电,未来4年内就停止运行超过12兆瓦的发电装置,相当于24个较大的煤电厂。由28人组成的该委员会周六早晨就此达成共识;据多家新闻社的一致报道,只有一人投票反对。此前,委员会举行了长达21小时的连续会议。

汉巴赫森林要保留

围绕何时以及如何终止德国煤电问题,委员会成员曾在很长时间里意见不一,资金也是其中一大要点。工业界要求获得巨额补贴许诺,以应对电价增长;北威、勃兰登堡、萨克森及萨克森-安哈尔特等四大煤炭州要求获得结构转变巨额资助金承诺。现在,在委员会的结束报告中确定,相关各州在未来20年里应从联邦财政获得总共400亿欧元。报告中还注明,应保护引发冲突的汉巴赫森林(Hambacher Forst),--委员会希望阻止引起争议的砍伐,砍伐该森林是为在当地开采褐煤。

微信图片_20190720094617.jpg

图:莱茵兰地区一煤电站近旁的住宅

不过,由政府设置的取名为"增长、结构转变及就业委员会"的这一机构只能提出建议,实施问题由政府负责。成立该委员会的意义是,形成广泛共识,类似于退核。28人委员会的成员分别来自工业、工会、环保组织、科技界。通过决议至少须有三分之二多数。

无核电、煤电

至2022年,德国彻底退出核电。煤电占比亦已减少。然而,退出煤电以及与此相应的转至生态能源必须加速,否则,德国将无法实现本国的以及国际的气候保护目标。至2050年,作为最主要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比1990年减少80%至90%。由于其它领域也必须从煤、油、天然气转移至电能,因此,电的生产变得更加重要。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